杨通乡简介:杨通乡位于大竹县东南部,距大竹县城45.6公里。红色文化是杨通乡的底色。这是一块革命英雄辈出的红色沃土,从1928年杨通苏维埃的创建,到抗日救亡活动,再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英勇悲壮的武装斗争,这里点燃了大竹的革命火种,孕育了徐氏小学革命教育基地,徐德(中共大竹县委第一任书记)、徐相应、徐永培等11位革命烈士,形成了求真理、做真人,时刻准备为胜利而战的“徐小”精神。杨通乡是川东革命摇篮、大竹县红色革命老区,被誉为“川东小延安”。
今年以来,大竹县杨通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的指示要求,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深入挖掘红色内涵,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扬传承红色精神,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道路,谱写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绘一张蓝图,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杨通乡积极发掘红色资源,保护红色基因,把红色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融合,通过将红色元素融入乡村规划与设计中,杨通乡打造了一批具有红色特色的村庄和景观。重点对大庙村进行了“红色改造”,村庄的建筑风格、道路布局、公共空间等都体现了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规划建设了大庙寨革命遗址纪念园,纪念园计划占地300余亩,是集红色景点、农耕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和特色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园区,在园区周边组织开发红色民宿、餐饮、传统农业种养和生活体验项目等多种产业,建成含革命传统教育、生态旅游观光、乡村休闲度假等多种生态相融共生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真正实现了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聚奋进力量,让美丽乡村“靓”起来。坚持将环境治理与红色革命老区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一是大声势宣传,争取群众支持。扭转群众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生活习性,转变思想观念,倡导群众发扬红色革命老区先进精神,主动做到爱清洁、讲卫生,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二是大力度改造,整治乡村环境。对主要干道视线范围内的破旧栏舍、路旁工棚、乱搭乱建以及残墙断壁进行拆除,共计拆除10处,100余平方。三是大面积改造,扮靓乡村面貌。注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搞千律一篇的乡村改造,找准每个村庄的特点和亮点,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充分发扬红色精神、充分体现文化传承,以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装扮美丽乡村,共粉刷装修墙面20000余平方,修建围栏4000米,安装路灯总计600余盏,新添置户外垃圾分类桶29个,真正实现了“各美其美”,让美丽乡村“靓”起来。
思振兴之道,让群众生活“富”起来。坚持以红色资源打底,以绿色发展强村富民。杨通乡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将“红色”与“绿色”有机融合,着力发展水桥柚子、大庙葡萄、生态土猪等本地主导产业,以红色旅游带动人气,以红色游客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有效地将绿色产业融入“红色+”产业链当中,助力产业发展、村民增收,打通乡村参与市场经营的渠道,激发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实现村级经济有发展、群众收入有提高、村庄面貌有变化,让群众的生活“好”起来。 (甘宇伶,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