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卫生

南充市嘉陵区组建47支应急抢险队伍

发布时间:2024-07-14 20:13:06    来源:四川应急    浏览量:   作者:

  6月29日上午9时,随着一阵阵催促声,南充市嘉陵区李渡镇阁老村村民立即从家里跑出,有序撤离。这是嘉陵区在李渡镇李渡码头开展2022年应急救援实战综合演练的一幕。演练现场,17个参演单位200余人分成11个工作组,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了预设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地震应急救援、森林防灭火抢险、水上安全应急救援4个科目的演练任务。

  除了举行演练外,嘉陵区还在防汛物资储备、健全防灾减灾体系等方面下功夫,全方位提高灾害防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A 以练为战 提高抢险救援能力

  当天上午9时,演练正式开始。演练模拟嘉陵区遭受强降雨,区内某水库可能出现翻坝、溃坝等险情,对下游山洪灾害区构成严重威胁。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开展防洪紧急会商,启动山洪抢险应急响应,超汛限水位水库开闸泄洪;加强山洪危险区、水库监测,密切关注水情、雨情变化;立即通过短信、电话、广播发布预警信息;立即调拨防汛抢险救援物资,做好危险区群众转移准备工作。

  此时,指挥部接到报警称,李渡码头河堤两岸水位快速上涨,超过警戒水位,在河对岸劳动的10位村民被困小岛,情况十分危急。海事救援组立即展开救援,2艘冲锋舟、1艘海事救援船向对岸驶去。到达对岸后,救援人员立即给被困村民穿戴好救生衣,安抚好情绪,系好安全绳,护送至安全区域。此时有1位村民不慎从河边落水,1艘冲锋舟立即前去救援,救上岸后发现落水村民生命体征微弱,迅速将村民送回岸边,并请医疗救援组立即赶赴救援。医疗抢救2分钟后,落水村民生命体征逐渐恢复,由担架抬上120救护车送往医院继续治疗,险情解除。

  当天,该区举行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地震应急救援、森林防灭火抢险、水上安全应急救援等综合实战演练。演练立足实战,采用实兵、实装、实景、实练、实演,真实模拟了险情应急处置的全过程。本次演练检验了预案,磨合了机制,锻炼了队伍,展示了装备,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提升了应急救援队伍处置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目标。

  B 未雨绸缪 充分储备防汛物资

  为确保安全度汛,嘉陵区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围绕水库山塘、山洪地质灾害、城乡内涝等重点部位、区域,按照乡镇自查、行业检查、防治督查的方式开展全覆盖拉网式隐患排查,做到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问题台账,逐一加以整改。

  近日,笔者在嘉陵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看到,各种防汛物资准备充足。照明设施、冲锋舟、救生衣、雨衣、雨鞋等物资,按照不同类别整齐堆放在不同区域,管理人员正在对防汛物资逐一进行检查登记。据了解,为应对今年汛期防汛需求,嘉陵区组建了47支应急抢险队伍,24个乡镇(街道)均设有专项防汛物资储备点。目前,该区防汛物资均已维护保养完毕,物资调运通讯设备24小时开通,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调运到抢险地点。

  防汛,除了不间断巡查,更需要时刻在线的“智慧双眼”严防死守。笔者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除人防手段外,嘉陵区还充分利用技防手段,双管齐下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已建立18个自动雨量监测站、10个河道雨量水位站、4个水库水位雨量监测站、4个视频监测点,对全区重点区域、重点河流、重点乡镇做到了全覆盖。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准备工作,找准重点、抓住焦点、克服难点、不留盲点,全力确保全区防汛减灾工作万无一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将继续绷紧安全这根弦,压实责任,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按照“全面拉网、不留死角”原则,组织专业排查队伍,开展汛期安全大排查,确保安全度汛。

  C环环相扣 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嘉陵辖区受地质、山脉、河流、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形成平坝、浅丘、中丘和低山地貌。辖区内山丘地带洪水、泥石流、滑坡时有发生。2022年,嘉陵区按照应修尽修、注重实用的原则,修订完善《南充市嘉陵区防汛应急预案(2022年试行)》,全面评估本区域风险隐患和短板不足,突出重点部位和重要设施,针对性制定防范应对措施,为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了有力的行动指南。

  《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体系,通过建立部门和救援队伍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有效支援的工作机制,实现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整体联动;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准备,做足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协调联动的准备工作,提升应急救援效率。

  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测,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成灾风险分析研判,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载体,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送到一线防汛责任单位及群众中去。加强气象、水文、工程抢险等技术专家智囊团队建设,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决策和指挥能力。

  近年来,嘉陵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不断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持续完善乡镇等基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格局,全方位提高灾害防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西部生态环保在线http://www.xibuhb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本网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1050326106@qq.com 联系电话:18608025729
2、凡本网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西部生态环保在线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西部生态环保在线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西部生态环保在线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云传媒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西部基层在线 百灵环保网 巴蜀在线网 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 巴蜀网 四川微视网 嘟嘟新闻网 星空观察网 翱翔文化建设网 众识网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8608025729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7号
Copyright© 2019 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