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民生

大竹县农业农村局多举措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

发布时间:2020-01-14 21:46:25    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浏览量:   作者:罗海芳/文图

  本网讯(罗海芳/文图)大竹县庙坝镇白槽村,地处铜锣山深处,平均海拨在800米以上,是典型的“看到屋走到哭”“种的再好卖不出”的贫穷山村,年轻的村民纷纷外出务工,仅剩下几户70岁以上的老人,大量的农房闲置。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庙坝镇因地制宜,引进业主,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将村民空置的农房打造出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度假村。目前,每年接待游客在1.2万人以上。谁能想到,昔日的贫穷小山村如今变身美山村。这是大竹县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的一个小小缩影。

  据统计,大竹县闲置宅基地17513宗,面积2630亩。为有效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大竹县成立农村闲置宅基地办公室,多模式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经过几年努力,全县有偿退出宅基地2266宗、342亩,出租宅基地3230宗、485亩,产生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

  闲置宅基地+产业发展

  针对农村闲置农房无序出租、管理混乱、安全隐患多、租金收入低;闲置宅基地浪费,环境风貌差等现象,探索一条统一管理、统一打造、统一经营,让宅基地从生活功能向经营功能转变的乡村现代治理模式。在户主自愿基础上,由集体经济组织根据闲置农房情况,确定租赁住宿、农家乐餐饮、生产加工、民宿等用途。委托村集体组织建立农户房屋租赁平台,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向社会发布信息。根据大竹县独特的巴山文化、川东民俗住宅特点,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打造,对外开放引流。庙坝镇寨丰村、长乐村依托民风民俗,打造休闲旅游住宅区,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托当地每年的桃花节、休闲娱乐场所,统一打造闲置农房245宗,年接待游客住宿14700次,实现助农增收。团坝镇农华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吊瓜专合社联合发展吊瓜产业1180亩,租用26宗闲置农房,作为功能性用房。全县共打造闲置农房1561宗,实现经济效益800万元。

  闲置宅基地+城镇用地指标

  2016年末大竹县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显示,全县村庄用地规模13337.56公顷,人均村庄建设用地达146.51平方米,大大超出国家和四川省的平均水平。通过政府批复立项实施的城乡增减挂钩13个项目,对3048亩农村旧宅基地进行了复耕。复耕土地一是用于项目区农民集中安置,人均村庄建设用地约50平方米;二是新增部分有效耕地,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片发展大竹特色产业。按照全省培育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目标任务,规划布局香椿、白茶、糯稻、花椒等特色产业,年创收500余万元,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力带动了当地众多贫困户脱贫;三是除去项目区农民集中安置和产业发展用地外,通过空间置换新增了城镇建设用地指标2436亩。

  闲置宅基地+新型经营主体

  大竹县高度重视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全县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个,省级示范合作社15个,市级示范合作社1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9个。示范场社在评定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在扩大经营过程中,优先使用闲置农房作仓储、休息房、工作房、农具房、冷链物流办公室等用途。全县经由专合社和家庭农场综合利用闲置农房312宗。万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大竹县朝阳乡长丰村,租用闲置学校11亩作为冷链仓储办公场所,实现经济价值117万元。就地建烘干冷链设施830平方米,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欢喜坪旅游度假中心位于庙坝镇白槽村,综合利用自然风光好、群众基础好、地理位置好“三好”条件,变废旧宅基地、闲置农房为旅舍,游玩场所,打造出集休闲、娱乐、度假综合为一体的度假村,盘活利用宅基地78宗,每年接待游客1.2万人,实现经济价值500万元。

  闲置宅基地+业主自营发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缺技术,思维易受限,在创收致富道路上总是会落后于城市人。充分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农房是使农民致富奔康的一条可行之路,县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农村基层大力宣传相关政策,开展“综合利用闲置农房”培训10次,力求将闲置农房变成创收资源。东柳街道附近村民结合当地地域优势,综合改造闲置农房18宗,发展远近闻名的东柳鱼头好吃街。竹阳镇双碑村距县城3公里,靠近路边,交通便利,当地户主综合改造闲置农房15宗,发展具有特色的松坡林羊肉文化。户主胡久权以宅基地入股与段小燕合伙就地经营一个休闲农庄,每年可分红利9万,他乐呵呵地说,没想到在政策引导下,没用的房子还能为我增收,我那宅基地现在值钱了。(供稿:农村合作经济服务指导股)

长乐新村
庙坝镇长乐村一角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西部生态环保在线http://www.xibuhb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本网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1050326106@qq.com 联系电话:18608025729
2、凡本网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西部生态环保在线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西部生态环保在线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西部生态环保在线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青山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西部基层在线 百灵环保网 巴蜀在线网 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 巴蜀网 四川微视网 嘟嘟新闻网 星空观察网 翱翔文化建设网 众识网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8608025729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7号
Copyright© 2019 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