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17 11:26:17 来源:南充日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易立权 见习记者 柴梓嫣
■编者按
10月15日, 四川省2019年社会扶贫工作推进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举行, 我市1个先进集体和4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为发挥典型的力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前行, 续写脱贫攻坚新篇章,本报今起开设《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专栏,报道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易立权 见习记者 柴梓嫣
南充市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全市九县(市、区)中,有4个国贫县和3个省贫困,2014年底有贫困人口57.8万、约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10。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南充市扶贫开发局主动作为、敢闯敢试,探索创新了“五个三落实体系”“脱贫奔康产业园”“日暗访日通报”“精准管理工作法”等脱贫攻坚的“南充绣法”,为发挥市级扶贫部门作用、展示扶贫队伍形象树立了标杆,“日暗访日通报”工作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肯定批示,《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南充做法,全国700余个代表团赴南充考察学习。
建章立制 确保脱贫攻坚效能最大发挥
近年来,南充市扶贫开发局充分发挥上下衔接、域内指导、督促检查作用,推动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
喊响脱贫攻坚“是天大的事、使天大的力、尽天大的责”,树立“三个天大”明确导向。要求全市干部牢固树立最关心的事、最后的堡垒、冲在最前方“三种意识”,聚焦脱贫攻坚、着力政策落实,形成唯此为大、全力出击的攻坚态势。
提出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月一调度、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一周一调度、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一天一调度”的“三个一”调度机制,各级领导既当指挥员、更当战斗员,为脱贫攻坚树立了良好导向。
明晰“县乡党政的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的指导责任,帮扶单位的帮扶责任”,坚持既打总体战、又打歼灭战,确保工作推进有条不紊、工作效能最大发挥。
实行“一日一暗访督查、一月一现场督查、一季一拉练督查”的“三个督查”工作推进机制,每天直接进村入户发现问题,每月到一个问题村蹲点解剖“麻雀”,每季度组织全市正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现场拉练,在全市形成水紧鱼跳、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
与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建立联合考评和问责机制,对未完成目标任务和巡视巡察、暗访督查中发现问题突出的地方和部门,实行“目标考核一律一票否决、有关领导一律就地免职、追责问责一律从重从严”的“三个一律”严肃问责。
高坪区隆兴乡新桥沟村村委会原副主任曹琼蓉为了村里的产业发展和危房改造,连续加班,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2016年5月4日,在向乡上交完扶贫手册回村的路上,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去世。时至今日,村民仍传颂着她的事迹。
责任压紧,政策落地,工作务实。通过几年勠力攻坚,南充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进展。7个贫困县已全部“摘帽”,在四川率先实现所有贫困县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4的10%下降为2018年底的0.2%,南充连续几年位列四川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第一方阵。
产业扶贫 带动贫困群众长效增收
脱贫根基在产业,难点在增收。
南充市扶贫开发局始终扭住产业扶贫发力,从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入手,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贫困户向园区集中、政策资源向园区集中”思路,搭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平台,强化产业扶贫基础性、长期性、保障性功能, (紧转2版)(紧接1版)探索出“党政引导、群众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合作社组织”五方联动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新路子。
同时创新“三大机制”强保障。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除了土地流转、土地入股、返租倒包、托管承包等农户“普惠性”利益联结外,还可通过产业到户资金、产业扶持基金、小额信贷资金等“特惠性”政策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享受保底分红。创新风险防范机制。在贫困村试点建立“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并引入保险机构承保,一旦发生风险,先由保险公司理赔,再由风险基金补助,解除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创新产销对接机制,培育特色扶贫产品基地,建设全市扶贫产品销售平台,确保扶贫产品卖得出、有效益。
潮水坝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7年1月,仪陇县引进陕西海升集团,建起以潮水坝村为中心,辐射带动赛金镇10个村、面积达1.6万亩的脱贫奔康柑橘产业园,打造出仪陇脱贫奔康的产业“航母”。
脱贫奔康产业园模式,夯实了稳定脱贫的基础。目前,南充已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1023个,带动9.1万户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暗访督查 压实基层攻坚责任
为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南充市扶贫开发局亮出暗访“利剑”,建立了“日暗访日通报”督查机制。
按照“必须熟悉扶贫政策,必须敏锐发现问题,必须精准开出处方,必须敢于较真碰硬,必须能吃苦耐劳”的“五个必须”标准,培训和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12个暗访组全天候开展暗访。实行随机抽村、直接入户、跟踪核查、全市通报、回访问效的暗访“五步工作法”,对抽查村,按照事前不打招呼、事中不准陪同、事后不准接待的要求进行蹲点式暗访,对发现的问题每天编发一期《每日快报》在全市通报。
构建完整的反馈整改机制。对暗访发现的问题扭住不放、跟踪指导、限期整改、定期回访,对整改敷衍塞责的移送市纪委监委问责。
2016起开始的第一轮暗访就对各县(市、区)、各乡镇形成了巨大的震慑作用。各县(市、区)在暗访的第二天就召开了乡镇领导干部大会,被暗访通报的贫困村所在乡镇负责人在会上进行了深刻检讨。需整改的乡镇针对暗访发现的问题,一项一项落实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时间表,明确整改责任人。没有被暗访到的乡镇负责人也紧张起来,对照暗访通报的问题进行自查,查漏补缺。
三年来,暗访组走遍了全市所有的乡镇和贫困村,跑遍了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非贫困村,累计行程60余万公里,编发《每日快报》427期,督促整改各类问题3万余条。坚持不懈的暗访,唤醒了干部的干事激情,压实了基层的攻坚责任。
精准管理 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一人
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南充市扶贫开发局探索出“精准管理工作法”,实现了精准“滴灌”。
分群体管理。定期组织对全市贫困群众和农村困难群众开展专项核查,对贫困户实行分类管理。在脱贫攻坚冲刺期,将贫困户分为能够稳定脱贫的示范户、脱贫有一定困难的中间户、脱贫有较大困难的困难户,分类施策;进入集中巩固提升期,锁定返贫户、返贫风险户、脱贫困难户三类,聚焦聚力攻克“硬骨头”,对“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危改户、易迁户”等五类重点对象进行动态监测;进入全面巩固提升期,探索建立贫困动态监测机制,锁定400个村建立监测点,确保致贫的及时纳入、返贫的及时帮扶,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一人。
分行业落地。牵头建立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针对突出问题进行会商;牵头制定年度专项暗访督查计划,由行业部门主责,每月开展一个专项暗访督查,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交账。
分主体发力。2017年初,南充在全省率先提出“两个走遍”要求,要求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必须走遍贫困村,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第一书记必须走遍所有贫困户,并要求对每户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收入情况、实际困难做到“五个了如指掌”。
在南充,市扶贫开发局是一支响当当的“尖刀连”。这几年来,该局干部职工夙夜在公、风雨兼程,因为经常下乡出差,很多干部在家人眼中都成了“隐形人”,家人已经习惯了没有他们的身影,做饭几乎从不计划他们。在他们的词典中,也几乎没有“假期”这个词,常常是连续奋战几个月才能休息一天,有时连续加班好几个通宵都不曾合眼。他们用无悔的牺牲和付出,生动诠释了扶贫人特别讲政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取胜的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