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文学

金线吊葫芦—湖南张家界国宝级的阳戏演唱艺术

发布时间:2020-03-24 14:08:32    来源:中国创业在线    浏览量:   作者:创业在线

   
    “阳戏”全称“阳盘戏”,又名“柳子戏”,因是做阳春人演的戏而得名。楚文化余绪和少数民族文化都给阳戏艺术滋养,在樵歌、秧歌、船歌、傩歌、采茶歌以及其他地方戏曲剧种影响下,形成流行武陵地区稀有剧种——阳戏。
  2006年6月,永定区政府申报的“张家界阳戏”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张家界阳戏”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阳戏成为“国宝”。阳戏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播放,《中国文化报》、《文化时报》和《湖南日报》等报刊竞相报道张家界阳戏剧团在农村演出的动人事迹。
  关于阳戏形成时间,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说阳戏萌于宋元时期,盛于明清时期。清代《同治酉阳州志》记载:“州属多南巫,其女巫则谓之师娘子。凡咒舞求佑,只用男巫一二人或三四人。病愈还愿,谓之阳戏”。可见,阳戏与巫傩文化确有渊源关系,故可认为阳戏是在傩愿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还有许多民族研究专家认为,阳戏声腔吸收四川省梁山县灯戏腔调,习称“杨花柳”。清代《咸丰长乐县志》记载:“演戏多唱杨花柳戏,其音节出于四川梁山县,又曰梁山调。”五峰县土家族诗人田泰斗在《竹枝词》中写道:“一夜元宵花鼓闹,杨花柳曲四川腔”。自明末清初土家覃玉龙、覃玉凤兄弟从施州迁入澧水流域后,形成教字垭犀牛潭覃家班,至第四代覃保元始收外姓徒弟,培育杜从善、覃华堂、庹松侠、刘思之等知名艺人。  
  清朝中期,阳戏普及到武陵地区。后经杜从善等几代阳戏大师改革,借鉴荆河戏演唱方法、表演程式、伴奏曲牌,融合傩愿戏、花灯戏和土家民歌于阳戏中,使阳戏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土家剧种,积累了《秋江》、《槐荫会》、《白罗裙》、《双槐树》、《双进京》、《铡阁老》、《小红灯》、《兰桥会》、《打经堂》、《打芦花》、《清风亭》、《血丝玉镯》、《打仓救主》、《一女嫁三郎》、《春哥与锦鸡》等200多个传统剧目。
  阳戏主要内容反映家庭生活、劳动故事和男女爱情。从民间歌舞发展成为戏曲剧种,阳戏经历了“二小”、“三小”以及“多行当戏”等阶段。现在,阳戏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主腔有两种唱法,一是用平嗓平腔唱,尾音不翻高,称为“老柳子戏”;另一是用真假嗓结合演唱,尾音翻高八度,称为“新柳子戏”。阳戏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伴奏乐器是土制大筒,琴筒用桂竹做成,一端蒙以蛇皮,音色浑厚,瓮音明显。伴奏有“托腔”和“跟腔”两种文场伴奏音乐有大起板、大开门、杨花柳、青丝纽、步步高、半边月、狗撕羊、蚂蚁上树、连升三级等。武场打击乐曲牌来自围鼓和荆河戏的打击乐曲牌,有机头、刹头、丁子、僚子等点子,民族特色十分浓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阳戏受武陵地区花灯戏、傩愿戏、辰河戏影响,形成北路阳戏和南路阳戏两个流派。北路阳戏流行在张家界各区县,永顺县、保靖县、龙山县、古丈县、鹤峰县、五峰县、酉阳县等土家族聚居区。北路阳戏在表演艺术上具有独特风格,语言生动风趣,唱词通俗易懂。表演继承花灯戏、傩愿戏的传统表演手法,重做工而少武打,靠演员优美的唱腔、生活化的念白和细腻的表演取胜。北路阳戏唱腔按澧水河上游、下游又分“上河调”和“下河调”。“上河调”与“下河调”均分“正调”与“小调”两类。正调部分唱腔均用“真假声相结合”演唱,即尾腔翻高八度,美其名曰“金线吊葫芦”,如正宫调、悦调、阳调、阴调、四平调、七字调、八字调、采花调、小丑调和狗撕羊调等。小调演唱不用假声,采用民歌唱法,如薅草歌、磨子歌、唱古人、梁山调、猜猜调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阳戏发展鼎盛时期,大庸阳戏剧团演出《宝莲灯》、《生死牌》、《爱扯谎的婆娘》等,剧团每到一地,观众争购戏票,剧团每天连演五场,演员整天不卸妆。1979年,桑植县打鼓泉乡组建桑植县第一个阳戏剧团,创作《上川记》、《大堂配》、《复婚记》、《红军渡》、《奇怪姻缘》和《打鱼救生》等40多个阳戏剧目。1984年,大庸县文化局把王家坪阳戏剧团更名为“大庸阳戏二团”,所演《山伯访友》被湖南省电台录播,国家文化部刊物发表该团经验。八十年代以后,大庸阳戏剧团上演一批生活气息浓郁的土家现代戏以及根据历史故事改编的剧目《罗大将军》、《贺龙与神兵女》等,在群众中引起较大反响,获得国家文化部剧本银奖。

   更多资讯在中国创业在线:金线吊葫芦—湖南张家界国宝级的阳戏演唱艺术。(责任编辑:创业在线)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西部生态环保在线http://www.xibuhbw.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概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络本网编辑室,邮箱(投稿发至邮箱):1050326106@qq.com 联系电话:18608025729
2、凡本网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7日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或更正。
4、如未在指定的时间内与西部生态环保在线进行有效沟通的,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因此本网将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5、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西部生态环保在线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西部生态环保在线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6、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西部生态环保在线概不负任何责任。 7、凡是网上查询不到且持有本网过期工作证件的人员,利用本网的过期工作证件在外开展任何工作均属于其本人的个人行为,与本网无关。
责任编辑:李飞甫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西部基层在线 百灵环保网 巴蜀在线网 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 巴蜀网 四川微视网 嘟嘟新闻网 星空观察网 翱翔文化建设网 众识网
关于我们  |  网站概况  |  法律顾问  |  服务条款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版权所有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050326106@qq.com     电话:18608025729    0817-3786040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19010992号    川公网安备 51130302000187号
Copyright© 2019 西部生态环保在线 版权所有 四川吉祥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   指导单位: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 四川省互联网违法 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